【树梦杨侨】华南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弘扬村史文化,铸魂乡村振兴 教育

2023-08-15
摘要: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赋能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调研小组赴惠州市博罗县杨桥镇开展主题为“弘扬村史文化,铸魂乡村振兴”的调研活动。华师学子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深入挖掘杨侨镇村史文化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探索村史文化活态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多元化发展路径,不...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赋能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调研小组赴惠州市博罗县杨桥镇开展主题为“弘扬村史文化,铸魂乡村振兴”的调研活动。华师学子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深入挖掘杨侨镇村史文化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探索村史文化活态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多元化发展路径,不负韶华行且知,树杨侨幸福梦,绘乡村振兴图。

“图为树梦服务队抵达杨侨镇合影”

聆听乡土声

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 调研小组坚持走群众路线,走访杨侨镇多个村庄,用当地方言与村民亲切交谈,在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听其口述村史,以群众视角挖掘本村村史特色和文化内涵。

“图为小组成员向村民解释问卷内容”

调研小组在走访中发现,杨村华侨柑桔场是杨侨镇各村村民共持的集体记忆,是历史光辉灿烂的一笔。“那可是当时亚洲第一大柑桔场啊”不少村民面露骄傲如是说。虽因黄龙病等因素,柑桔场昔日荣光不在,但时至今日,柑桔场文化和与它紧密相连的归侨知青文化仍是杨侨镇乡村村民文化自信与认同感的重要来源。

考察实地情

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调研小组在当地对村史文化资源进行多方实地考察,加深对其现状和文化内涵的把握与理解。

8月2日,调研小组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塔下办事处后方的“骊光远耀塔”考察。塔建于清朝嘉庚年间,当地人俗称“文昌塔”,现已被围起,计划修缮。数十米外是当年知青居住的“知青楼”,小组成员不禁驻足观望,感慨万千,虽已人去楼空,那段芳华岁月却似历历在目,温度犹存。

“图为调研小组与骊光远耀塔合影”

“图为调研小组观望记录知青楼”

8月4日,调研小组有幸来到杨桥镇暨广东省唯一一所以知青归侨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参观研学。展厅划分为五大部分:杨侨印象——柑城缘起——知青岁月——侨乡筑梦——杨侨蝶变,记载了杨侨侨史和知青精神的发展轨迹。“许多物件都是村民主动捐赠的……”讲解员李老师耐心介绍着越南桶、越南帽等归侨物什,大家感到新奇的同时深受触动。另一边,展柜里知青的书信、用品及字画在无声讲述着年轻心灵炽热而深沉的赤子情怀。“感铭赤子心,难忘家国情,我相信杨侨精神文化一定会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的!”小组陈同学由衷感慨道。

“图为讲解员为调研小组介绍杨侨历史”

凝聚多方智

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调研小组始终坚持倾听民意聚民智,擘画党群同心圆,让学术为人民服务,自觉把学问写在中国大地上。

调研期间,小组共回收村史文化建设调查问卷近200份,深度访谈村民、基层干部和专家十余人。在广泛收集不同年龄段村民对村史文化建设的参与意愿和需求建议基础上,调研小组还通过村干部了解当地村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现状、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发展规划,并联系专家和有识之士共同探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村史文化活态保护与活化利用之路,最后综合分析,形成了一份全面的调研报告。

image.png

“图为调研小组访谈村干部”

村民们赠送的龙眼让淳朴和谐的村风民风深深烙印在小组成员心中,村干部的赠书、专家给予的资料文献更是对小组实践工作的支持与肯定。“人民情怀”不再是白纸黑字,逐渐成为小组成员的初心使命。

激扬文化音

“图为小组成员宣讲杨侨村史文化”

在“讲村史、展村史、传村史”实践活动的号召下,调研小组积极响应,不仅投身于调研工作的全程,而且在调研尾期,自觉地转换角色,成为村史文化的讲述人,让历史记忆在年轻一辈赓续绵延。

“时代在变,年轻的面孔在变,但杨侨精神与文化永存!这也是广大归侨、知青永远的怀念与牵挂……”小组组员向杨侨中学的学生绘声绘色讲述着杨侨的村镇史,希望增进同学们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励同学们汲取奋进力量,为乡村发展和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图为学生专心听杨侨村史课”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息。通过此次实践,小组成员综合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对村史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有了进一步领悟。青年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应担当起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用所学回馈社会,用所闻反哺家乡,积极主动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以青春之我书写时代华章。

陈娅琪 李庆华 李泽霈 赵沁雯

意见反馈